|
新聞詳情
九江柴桑讓“數字農業”成為長江經濟帶綠色經濟新“增長極”發表時間:2023-12-01 09:56 九江柴桑讓“數字農業”成為長江經濟帶綠色經濟新“增長極” 文章來源:中國·柴桑網 發布時間:2023-12-01 09:16 “我們每臺發酵處理器每次發酵可產有機肥80噸,一年可產有機肥480噸,可創造96000元的利潤。”在九江市柴桑區九江禮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廠房內,總經理陳祿柳正在演示動物糞便堆肥發酵處理器的操作方式。 近年來,九江市柴桑區認真貫徹中央有關“推進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”的決策部署,堅持以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為導向,通過推廣新技術、新模式,全面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及農作物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,推動當地“污染源”向資源利用轉化,形成了果(菜、茶)—沼—畜禽的農業生態循環模式,積極探索出了一條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“數字農業農村建設”綠色低碳發展之路,實現了有機肥增量、化肥減施、品質提升、土壤培肥等目標,促進當地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率有效提升,實現產業升級增效,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。 “柴桑區實施畜禽養殖資源化利用技術,每年可產生有機肥8萬噸,其中80%回用到當地種植業,約可減少化肥施用量約1萬噸。有機肥除了可以部分替代化肥,減少化肥施用外,還因其所含有效成分豐富,可進一步提升農產品品質。如柴桑區涌泉鄉特色農產品葡萄,通過多年的有機肥培養,對比施用化肥,葡萄產量提升約20%,葡萄口感尤其是甜度得到明顯提升。”九江柴桑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鄔乃霞介紹說。 為進一步提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,柴桑區先行先試,積極探索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數字技術融合,利用專業發酵劑和智能發酵設備,就地建立畜禽糞污智能發酵堆,將畜禽糞污制成有機肥。以畜禽養殖廢棄物(畜禽糞便)為主要原料,農作物秸稈為輔料,通過添加特定發酵菌劑并充分拌勻,采用高分子納米膜覆蓋堆垛發酵,在此基礎上利用智能設備自動通風供氧,借助傳感器感知溫度變化,最終將動物糞便和農作物秸稈制成有機肥。基于這一原理,柴桑區對動物糞便堆肥發酵處理器進行了改良創新,利用數字物聯技術,通過斯普云大數據平臺,隨時掌握物料發酵時間,內層、中層和外層溫度變化,并根據溫度變化情況,調節通風供氧速率,從而達到高效智能處理農業廢棄物的目的。??? “我們區畜禽養殖資源化利用模式采用5G數字技術,在有機肥發酵、深加工和運營管理各方面得到全面應用,發酵時間由原來的45天縮短為現在的25-30天,而產品深加工的效率提升了30%以上,總生產成本降低了20%以上。實現了‘畜禽糞污+農作物秸稈-有機肥-農作物’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,相關農作物產量得到大幅度提升,相關產品好評率提升至98%,產品銷量大幅提升。”九江柴桑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劉光勇說。 數字技術在秸稈處理和養殖糞污處理應用中的突破,為區域農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可參考的模式。柴桑區將其推廣應用于轄區畜禽養殖和種植大戶,引領企業和地方種養大戶在生產中踐行生態農業,不斷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,且有效控制了農業面源污染,該模式榮獲了“2022年江西省數字鄉村優秀創新案例”。 據了解,柴桑區已推廣該設備220臺,年生產有機肥6.6萬噸,直接或間接有機肥還田達20萬噸,在將農業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同時,既改善了土壤結構、提高農產品品種,還能大大降低生產成本,一舉解決了“養殖場造肥”和“種植戶用肥”的兩大難題,實現了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。 下一步,柴桑區將持續推進農業生態循環新模式,讓“數字農業”成為長江經濟帶綠色新經濟“增長極”,助力“無廢城市”建設駛入快車道。
文章分類:
集團新聞
|